首页> 快讯 > > 详情

老人说,“七月十五申见申,男女老幼莫晚归”,申见申是啥意思?

2023-08-27 21:00:02 来源:三农科普

导语:老人说,“七月十五申见申,男女老幼莫晚归”,申见申是啥意思?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俗称七月半、秋尝、七月十四、吉祥月、施孤、斋孤,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等等。


(资料图片)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的节日,怎么变成了“中元节”了呢?

佛教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有盂兰盆法会,“盂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用来形容苦难至极,“盆”是装贡品的器具。所以,盂兰盆法会就是为了解救亡灵“倒悬”之苦的供养法会。

盂兰盆法会来源于佛陀的弟子目连救母的故事,相传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她死后坠入了饿鬼道。

目连成道之后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母亲受苦,就用神力把饭送到了母亲的嘴里。可目连刚送到母亲的嘴里的饭,就变成了烫人的炭火。

目连一看,赶紧去向佛陀求助。佛陀说,目连你要想救你的母亲,就要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建立一个盂兰盆会,借助十方众僧之力,让你的母亲吃饱。

最终目连的母亲得以超度,于是,后来就有了七月十五,超度亡人这样的一个典故。所以,农历七月也是佛教里的“吉祥月”,“报恩月”。

道教则有说法是,农历七月初一开鬼门,“鬼”可以回家看看,享受供祭,一直到农历七月最后一天才会把鬼门关上。

道教还有“天、地、水”的“三元说”,也就是,“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其中,“地官”负责治理地府,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为人赦罪。因此,人们要向地官求福,请地官赦免亡灵的罪过,“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

经过发展,七月半由最初的秋尝祭祖融合了道教的中元节以及佛教的盂兰盆法节,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儒释道一体的民间节日。

今年的中元节,老人说是:“七月十五申见申,男女老幼莫晚归”,怎么理解呢?申见申又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申见申

这里面的第一个“申”指的是十二月建里的“申月”,第二个“申”指的是“申日”。简单的说,就是指月的柱子和日的柱子。

申月,是节气月,每月由两个节气组成,配数字与十二地支。完整的十二月建分别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七月建申”,所以,七月是节日月“申月”。需要了解的是,农历七月是以初一为开始,而“申月”是以立秋为开始,别弄混了。

另外,在古代是用干支历来记日子的。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10个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个地支轮流相对应组合成60组,得出的纪年,60年一轮回,也就是我们说的“六十一甲子”。

申日,就是带有“申”的日子,由于地支有12位,所以,每12天出现一次带有地支申的日子。在60组中,共有5个申日,分别是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都是申日。

今年公历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是癸卯年(兔年) 庚申月 庚申日。也就是说,今年中元节这天的月的柱子是“庚申月”,日的柱子是“庚申日”。所以,今年七月十五这天是“申见申”!

那么,“七月十五申见申,男女老幼莫晚归”,怎么理解呢?为什么说不能晚归呢?

在古人的习俗中,认为“申月”的“申日”为天牢,代表陷阱和圈套。老话说“ 初五十四二十三,穷嘴老鼠不出庵,外面有金莫去担,太上老君不炼丹 ”。在古代,这三个日子常被用于古代皇帝登基的日子,这在民间是不能惹事的,否则可能会惹祸上身。所以,七月的十四和十五两天最好不要晚归。

再有,中元节这天晚上很多人人家会在路口烧纸钱祭祀祖先。在民间有“十字路口四方连,东南西北路亨通。各种亡人此地过,领取纸钱也轻松。做人不可得罪人,四方路人都要敬。东南西北都敬到,没有凶灾过平生。”的说法。

所以,要有敬畏之心,早点回家,不要在外打扰他们,更不能去吐槽,招惹是非。

关于七月十五中元节,您还知道哪些习俗和禁忌呢?

关键词:

上一篇:千足金和足金有什么区别?足金和千足金的区别?
下一篇:最后一页